伏波军军旗

伏波军是由元老院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担负着保障元老院传播先进文明、稳定统治的光荣使命。


历史

体育组时期

主条目:体育组

D日前成立体育组,负责穿越前期的警戒和侦察工作。[1]

伏波军海军臂章

建军

穿越者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剿灭了苟家之后,赢得了一个和平的建设时期。但随着他们登陆的日子越来越长,举动越来越大,无论是海盗还是大明,预计都会在最近一段时期对穿越者采取行动。

从中长期来看,穿越者的作战骨干力量必然是以这个时空的原住民为主的新式军队,无论叫它“新军”、“土著军队”都好,其核心思想是一样的。穿越者在人力资源上的极端弱势,即使全部充任行政官员和技术人员都显得力不从心,更不要说去当兵打仗了。
伏波军帽徽
以穿越者为主要力量的现有军队必须解散从新组建成新军。目前在军事组内长期服役的人员,已经超过了全体穿越者人数的10%以上。这些掌握了现代技术和思想的人在担任着大量的巡逻、警戒和小规模作战,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1628年,马千瞩向委员会和全体穿越者要求:提议尽快组建的军队叫“新军”,形成完善的训练-作战体制。[2]

1629年穿越集团召开第一届临高政治协商会议,召集临高各村落成立保安团,逐步统一临高各处武装力量[3]

1630年,于鄂水提议更名为“伏波军”。[4]

指战员标识配饰

机构调整沿革

1628年

  • 攻打苟家庄后不久,军事委员会属下成立总参谋部,其下分别设陆军和海军两个体系。[2]

1634年调整

  • 参加两广攻略的陆军编成为华南军。华南军司令部设香港岛。前指先设香港,随着战役展开将迁至广州

体制

人员组成

新军建立初期,军官以穿越者为主。在军校建立之后,逐步补充军校学员作为军官。军校初期学员以本地童生、有文化的士兵为主。早期军校和行政官员学校、技师学校合编办学。也可以采用教导队的形式进行军官养成。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伏波军的军官团以归化民为主。兵员将主要来自农民和旧军队。尤其是卫所制度下的一般军户。他们在训练后将充当主要的士官。
伏波军军衔识别表

基础制度

  1. 新军实行一长负责制,但在各个级别都组织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有权反对军官关于作战以外的命令,如主官坚持意见应服从,但士兵委员会有权力向上级主官乃至穿越者的军事部门提出上诉。士兵委员不得在军事部门复核以前被处决,即便在火线上。虐待士兵将受严惩。
  2. 元老亲自担任基层军官,样样做表率。为加快士兵思想转变和避免旧式军队中出现的种种流弊,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必要的旧军队人员甄别。
  3. 新军实行职业兵制度。军官和士兵都享受职工待遇,拥有优惠分房和自留地,并免费使用新品种农作物(其他使用新品种农作物的农户第二年有额外税)。事实上,新军的人力来源就是新作物节约的人力。
  4. 1630年明确陆军和海军执行军政军令分开体制,陆、海军均不设司令官职务。陆军人民委员和海军人民委员不再是原先的司令官的角色,而是军队的行政首脑。负责管理陆海军的军政;训练作战由陆军参谋长和海军军令部长负责。

后备役动员体系

国民军海岸警卫队共同构成伏波军的后备役动员体系。伏波军可以调用国民军和海上警卫队部队到战区轮换参与作战,轮换期为9个月[5]

构成

伏波军陆军

主条目:伏波军陆军 伏波军陆军是伏波军的地面部队。

伏波军海军

主条目:伏波军海军 伏波军海军是伏波军的海上部队。

人民海军向前进.video

伏波军侦察总局

主条目:伏波军侦察总局,即原特侦队

内卫部队

教导总队

教导总队管理的是全体健康的成年男性穿越者,过去军事组内的穿越者民兵构成其骨干。 教导总队使用的是现代化武器,一旦发生意外土著军队靠不住的情况下,就动员教导总队。[6]

警备连

1630年初,女仆革命前出现警备连——陆军中专门用来镇暴的部队,李亚阳任连长. 该连在常规步兵训练外,还受过专门的镇暴训练,配有防爆用的装备。

一个排和连部驻扎在东门市外负责警备任务。

二个排驻在博铺的检疫营旁,弹压移民。

在执委会同意的前提下,当时作为东门市和百仞城外围治安总负责人可以调动这个警备连驻东门市的部队

1630年底,连部设在东门市的警备连升格为临高警备营,李亚阳升任营长。警备营设置三个连。第2连即负责警备临高角、博铺港等地区。护卫连负责元老的个人贴身警卫。[7]

军队控制

代差理论

文德嗣在登陆后的每天晚上都在对未来的军事机构和政权组织进行思考――“穿越者的江山永固”就是他的目标。他从而提出了代差理论[8]

  

在这个时空,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都是外来者。而为了征服和统治,我们要依靠当地人的帮助。所以迟早会建立起土著军队。
一旦建立起土著军队,因为其人数众多,必然会成为穿越国家的主要武装力量。
不管你花多少心思去洗脑、去搞政治工作、去控制,军队作为一架暴力机器,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强大就会变得贪婪,他们会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而穿越者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唯一的办法就保持技术代差
土著部队装备的20mm燧发枪,穿越者就得有栓动步枪一级的武器来对抗。这样可以保证以极少数的人就能压制住大群的人。同理,如果穿越者自己能制造92步兵炮,給土著军队装备的最好火炮不能超过37mm架退炮。


武装力量装备代差理论虽然从来没有被正式提出过,但是在元老院里有很多拥戴者。甚至有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倾向。

制衡策略

 

军队是穿越者的工具,工具不可以反噬主人,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军事部门独立运行的方式。一旦新军建立,新的军事体制必须提上日程。而当新军超过500人多于穿越者之后,也必须用有效的方式控制新军。

1628年,马千瞩提出:
  1. 新军建立之初,军事组的原班人马要保存。作为新军的训练者和监视者。建立新军需要军官,所以采取规模减半的办法,保留为20人作为内卫部队,装备现代化武器,另30人进入新军当军官,建立一个教导营。
  2. 一旦新军体制完善,军事部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的使命就告结束,除了内卫部队之外,其他人全部归入新军的序列。此后的一切军事行动全部由新军执行。
  3. 在成立的军事委员会属下成立总参谋部,其下分别设陆军和海军两个体系。总参谋部有权指挥海陆军。但是总参谋部无权指挥内卫部队。军委会负责内卫部队的训练、补给,但是无管辖指挥权,由执委会直接控制。
  4. 军队不可用于内部冲突。内卫部队主要任务是维护秩序,保护政府机关和保管重要物资。同时负责现代化武器控制。非内为部队在战斗中需要新式武器,可向军事委员会申请,由内卫部队发放。

标志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