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号二等炮舰
伏波号二等炮舰 | |
---|---|
概观 | |
名称 | 伏波号二等炮舰 |
制造厂 | 铺造船厂 (改装) |
技术数据 | |
排水量 | 70吨 |
引擎 | 2 x 60马力热球式柴油机 |
燃料 | 柴油 |
武装信息 | |
主武器 | 48磅卡隆炮、68磅卡隆炮 |
辅助武器 |
哈乞开斯式手动转管炮 打字机 |
伏波号二等炮舰又名“ 伏波号炮舰”,原是第一次临高角海战俘获的海盗船只,由博铺造船厂维护改建的第一艘土著船只;经过改装后,多次执行元老院的海上行动任务,也是1631年9月份前穿越者海军力量的核心之一,现隶属于大洋舰队第二舰队。
目录
获得及所属船型
第一次临高角海战的俘获
1628年12月15日第一次临高角海战中,被陈海阳驾驶的渔1号[1],依靠前后甲板的两台机械弩Ballista(重武器)和船上30多穿越者SKS步枪齐射,俘获1号敌船。后被渔2号拖带回博铺。发现仅有3名海盗存活。
该船属于明代广船的一种[2],是广东沿海常见的所谓“双桅快船”,用于捕鱼和沿海货运,制造精良、适合公海航行。
吨位
整船由属于硬木的荔枝木制成,全长27.5米,吃水线长21米,两侧舷墙间距6米。排水量大约在70吨。
航行动力
正常的中国式硬帆,但船上配备的船橹多达8支以上――除了作为额外的动力,还起到了迅速调整船位的作用。
武器
火炮
船上一共有16门火炮,这些火炮很难辨认出具体的类型。按欧洲人的标准,大概可以算是4……8磅的火炮。除1门铁膛木结构外,火炮多是用各种生铁和杂铁熔铸而成,炮身上气孔无数;且结构粗糙、简陋,没有镗光炮膛,。
大炮简单的安装在木架上,在舷墙上打个炮口,用绳子拴住。
船上的火药质量更差,完全是粉末状的火药,硫磺含量偏高,使用时发出了大量的浓烟,爆发力很弱。
劣质的弹药使得有效射程没有超过200米的。在使用穿越者改性过的细颗粒火药的情况下,经过实地测试发射,最大的一门8磅炮仅能将铁弹打出500米之外。
主要的炮弹竟然是石头,也有一些小铁弹。毁伤力了了。
火炮没有任何移动和调节火炮位置的装置,也没有瞄准设备,要让火炮瞄准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移动船身和把船凑得足够近。
火枪
除了火炮,尚有十几支不同的火绳枪,有的从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得来的,有的则是本地山寨货,还有鸟铳和从单眼到三眼的火铳――大概是从明军手里搞来的。这些枪很少得到保养,看起来就不怎么好用。少量的火枪用的铅弹。估计质量最好的葡萄牙或者荷兰制造的原版火绳枪,在有良好的弹药的情况下,有效射程也不会超过50米。
冷兵器及燃烧性武器
船上起获的冷兵器十分丰富,种类丰富多彩
有大量的竹质长矛,在竹竿顶端安装有刃型矛尖,长度在5……6米之间,主要用来格斗和当标枪投掷。
另一种长矛是木质,两端都有枪头,是用做近身格斗的。海盗们最常用的一种冷兵器是模样类似柴刀的短腰刀,全长不过50cm,刀身非常结实。
还有大量用来投置的梨头镖、小镖,用来固定敌船的钩镰、撩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最后还找到了大量的渔网和生牛皮――是用来安装在舷墙上的,能抵挡敌人轻型投射武器的打击,还能防御对方进行跳帮战。在第一次博铺之战中,因要伪装成渔船,才拆下来的。
作为水上常见的兵器————燃烧性武器,一共发现了二种:
竹管的投置用火炬,竹管顶端插着涂过油脂的木块,点燃后象投木柄手榴弹一样丢掷出去,还有一种是大小不一的陶罐子,里面装着火药、硫磺之类的发火物,罐子的顶端是凹下的,用来盛放木炭火,使用的时候用桅杆上绳子荡到敌船的甲板上撞碎。
维护改造和命名
在刚刚修建起来的博铺造船厂,在邬德等人的主持下,1号敌船被进行了不到一周的维护和改造,重新命名为“伏波号”。
维护
所有俘获时的SKS弹孔都用填絮进行了封闭[3];较大的缺损从新加固了木材。顺便清理了下船底的海生物,又涂了层桐油。
改造
航行动力上,除对风帆改造外,加装了柴油机。
关于火炮,原先海盗们是把炮架设在甲板上,舷墙上打个洞作为射口,再用一层没什么防护里的棚子把它遮盖起来。
现在机械组的兵器爱好者们把炮位移到了甲板下面,这样可以降低重心。左右各设置了4个炮位。并准备在甲板上还可以设置2……3门炮。缺点是此船的干舷不够高,大风浪行驶的时候很容易从炮窗溅水,好在有舷窗护板,不打仗的时候问题不算太大。
参加的重要行动
百图村远征
1629年元月15日,新近修复改装完毕的二桅帆船“伏波”号参加了席亚洲主持的百图村远征[4],主要承担海上册应和对陆军实施补给。
第二日下午三点,陆军挺进到百图村外围后,“伏波”号开始炮击、封锁百图港,并顺利迫使其投降。
琼州海峡巡逻
在D日后的大半年,临高附近洋面上开始不断的出现小股的海盗,见船就抢,时常还会登陆对村落进行骚扰和抢劫[5]。
作为穿越者海上力量部核心之一的伏波号,参加了琼州海峡内的正常护航和巡逻,和对小股海盗的钓鱼式清剿。
巨人行动
1629年10月,开发三亚开发三亚特区的行动的“巨人行动”中,风帆炮舰“伏波”和2艘8154渔轮,机帆炮舰“镇海”一起作为护航兵力, 承担物资输送船队的海上安全保障[6]。
发动机行动
发动机行动前夕,机帆化的“伏波”号作为二等炮舰和另外三艘901型一等炮舰,被整备进 穿越者大洋舰队的第二舰队[7]。
1631年9月26日,大洋舰队第一、第二舰队和海岸警备队等穿越者海上力量,在香港岛北面的圣女湾,集结[8]。
11月,作为护航力量,参加了第二舰队登陆屺姆岛的行动[9]。其后顺势前往济州岛海域巡航。
12月,在登陆攻略济州岛期间,“伏波”号因其柴油机噪音轻,机动性高,也没有不断喷发的浓烟,因而被指定为第二舰队的通报舰,执行侦察、渗透运输和突袭任务。携带特侦队(薛子良小分队)[10],顺利完成了登陆侦查和登陆场的设立任务。
1632年2月下旬,参加营救孙元化行动[11],承担接应陈思根小队的任务。
在整个发动机行动中,“伏波”号作为一艘传统的双桅快船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
例如:
济州岛发起登陆行动前,第二舰队旗舰震洋在从香港航渡到高雄的半途中发生蒸汽机重大故障,一台锅炉失效,被迫返航香港进行修理。其他舰船在高雄全面检修排查发现弄潮和待霜也有不通程度的问题:主要是在动力系统上:锅炉、蒸汽机、曲轴……个别船只还有漏水的问题。
伏波号是唯一保持正常状态的舰只[12],。
- ↑ 第二卷 新世界 第九十七节 海军、第九十八节 第一次临高角海战
- ↑ 第二卷 新世界 第九十八节 第一次临高角海战、第九十九节 大明海盗船
- ↑ 第二卷 新世界 第一百节 上墩
- ↑ 第二卷 新世界 第一百二十二节 百图村远征 、第一百二十四节 武装游行、第一百二十五节 占领百图村
- ↑ 第四卷 新澳洲 第一百七十三节 巡逻船
- ↑ 第四卷 新澳洲 第三百零四节 三亚派遣营
- ↑ 第五卷 进入 第二百五十四节 明秋的隐忧
- ↑ 第五卷 进入 第二百五十七节 大洋舰队
- ↑ 第五卷 进入 第二百六十九节 登陆屺姆岛
- ↑ 第五卷 进入 第二百八十节 登陆
- ↑ 第五卷 进入 第三百零七节 孙元化工作
- ↑ 第五卷 进入 第二百七十八节 迟到的济州D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