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行动元老院1632年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旨在向海南大量输送北方的流民,以解决海南长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伏波军第一次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执行的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

人事安排

  • 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长官:陈海阳
    • 联合作战司令部不设常任司令官,只在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才临时设置司令官。平时由总参谋部常任秘书负责常务工作[1]
  • 后勤支援的负责人:洪璜楠[2]

时代背景

  • 登莱之乱,从1631年的十月开始,达到高潮则是1632年的七八月份。最终在当年的十一月结束了在半岛上的战斗。
  • 浙江大旱,从1632年的三四月份开始。1631年尽管浙江和南直隶没有特大自然灾害,但是小冰河期间浙江和南直的小范围自然灾害不断。实际上,这会浙江已经发生了部分州县的春旱,造成部分农民开始外流了。

启程:

由明秋带领的大洋舰队,在香港作为总基地。

明秋作为大洋舰队总顾问,代理舰队提督职的海军少将的旗舰,是一千五百吨的立春号巡洋舰。通过舰上的无线电发报机,可以直接和博铺的海军部通话。

在立春号的周围,集结着六十八艘各种舰船和大量小艇,占大洋舰队的大部分主要水面兵力。

由明秋海军少将直接统率的①第一舰队包括立春号巡洋舰,它和掣电、驭风、乘浪、扬波四艘一等炮舰构成了舰队的主力。其他舰船泊在外围,它们是:第3、第5、第13、第14特务艇中队。每个中队编有4艘特务艇。

②第二舰队的旗舰震洋号一等炮舰,及其属下的弄潮号、待霜号一等炮舰和伏波号二等炮舰。除了这四艘主力战舰之外,另外有5个特务艇中队在其麾下。

③在它们的最外围,是四艘由h800改造成风帆-蒸汽机混合动力快速运煤船:海丰、海裕、海康、海富。

④在主力的北面,停泊着海岸警备队司令部指挥的21艘单桅和双桅巡逻艇;第一航洋杆雷艇大队的16艘杆雷艇;第一输运船团es号及其所属的24艘h800和谐轮。第二输运船团的33艘杂式运输船。

结束

随着孔有德在济州被戮、登州收复,以及张应宸在云升观前“卫道”成功,彻底稳定了“新道教”在沂州的基本盘,发动机行动的大幕已经开始徐徐落下。虽然1633年之后可以大规模搜集人口的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依然连绵不绝。但是以举国之力收集难民的行动则不会再继续了。元老院得好好的消化这批新来的移民,让他们尽快的发挥出效益来。

人口流动

  • 山东屺姆岛-招远方面:共搜集人口约28万。其中就地搜集18万多;与叛军交易“土豆换人口”7.2万人;孔有德撤离时投降屺姆岛的登州残留人口0.6万;被虏往济州的孔有德残部2.1万。[3]
  • 山东沂州,搜集鲁南和苏北难民5.1万人。
  • 浙江杭州,搜集浙江难民1.4万人。

以上是发动机行动中直接的收益。其中已经运到“安置地点”的有17.5万,安置地点包括:济州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各县。另有18万多暂时安置在屺姆岛-招远、济州岛、沂州和杭州的难民营里等待转运。

科技进步

发动机计划期间,新研发的救济口粮得到广泛使用。

参考

  1. 《临高启明》(网络版),第五卷 进入,第115节
  2. 《临高启明》(网络版),第五卷 进入,第120节
  3. 《临高启明》(网络版),第六卷 纷争,第8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