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李梅 | |
---|---|
![]() | |
李梅 | |
别名 | 李老太太 |
性别 | 女 |
居住地 | 临高特别市 |
势力信息 | |
阵营 | 元老院 |
身份 | 元老 |
历任职务 |
妇女合作社主任 东门市管理处处长 商业部副部长 商业部部长 |
头衔 | {{{头衔}}} |
人物关系 | |
配偶 | 明秋 |
子嗣 |
明朗 慕敏 |
登场作品 | |
本篇 | 第二卷 第十七节 百仞滩(一) |
李梅,元老,现任经济产业省商业部部长。
是一名意外穿越者。
人物形象
年近六十,气度从容、说话得体。
专业和特长
商业贸易。
经历
穿越前
在商贸公司当领导多年。
D日时与全家(夫明秋、子明朗、媳慕敏)四人乘汽艇在海南旅游,突然遇到风暴迷航,意外卷入虫洞,被邬德俘获。
穿越初期
意识到自己全家已经穿越后,决定加入穿越集团,在百仞办理了临时身份证。由于是意外穿越,没有得到元老身份。
苟家庄之战后,经过与文德嗣的沟通,成立了“海南妇女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日用品百货、餐饮、五金等。该企业为公私合营的商业股份企业,股东以点券或货物入股。在公司成立时,执委会占20%的股份,其本人以经理人身份占12%股份,杜雯的妇联(当时尚未成立)占5%股份,其余股份为各元老股东占有,几乎全体女性元老均有入股。
在东门市开设合作社首个门市部,以销售服装和日用品为主,雇佣大美村迁居的村民作为售货员。由于管理有方,生意非常火爆。
在开办初期,合作社主要销售自执委会采购的战利品,后亦开始同工业、农业、外贸等部门合作以拓展独立的货源渠道。合作社采用现代商业管理办法,购物体验在本时空堪称上乘,受到到了穿越众和土著的一致欢迎,“丰富了大众生活,活跃了经济”。东门市最豪华的酒楼“半边天”即为妇女合作社名下的资产。
在玻璃制造技术攻关时,根据以往经验提出以模压法制作玻璃器皿的思路,玻璃试制成功后成为穿越集团的重要财源。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南宝的开发建设中,同东门吹雨作为外商委主要干部赴当地开展商业活动。开办了妇女合作社南宝分社,并代理天地会农资商店业务,代销天地会的种子、化肥、农药和农具,同时收购当地土产,开展家政中介服务。
在第二次全体大会上正式获得元老身份,合作社清退所有私人股份转为元老院全资所有,出任商业部副部长,兼任东门市管理处主任及合作社主任。
加入柳工作小组,主持与李洛由和夸克穷的谈判,与两者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同意李洛由在东门市设立分号。
顺应女仆带动的“澳洲生活方式”风潮,在东门市开设了澳洲服装店,专门销售各种“澳洲式”女装和装饰件以及一些“澳洲式”男装——基于作训服款式制造的棉布衣服。
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后,利用广州站撤回的部分工人和技术骨干在东门市开设了紫珍斋、紫诚记的分号,并和郑尚洁筹备建立紫明楼临高分号。
与杨世祥达成入股润世堂的方案,由德隆银行向杨世祥贷款作为股份,将润世堂改造为大型医药连锁企业。
鸿基煤矿开发后,亲赴鸿基开办合作社分店,除销售各种商品、代办汇兑外,亦大力推广流通券在当地的使用。
广州大世界项目筹备时,提出吸纳民间资本的方案,国有资本占据51%,另外49%的股份经由广州当地士绅大户和德隆广州分行进行募集。
元老院进占高雄后,主持开办合作社高雄分社,吸引福建沿海的小海商前来贸易,同时承担与荷兰人的进出口贸易。
在东门市设立合作社四十三号店,于二楼专设茶座,专门面向生活秘书开放。
高雄支社是李梅亲自抓得,目的是吸引福建沿海的小贸易商来高雄交易。高雄支社还承担着与荷兰人的进出口贸易,所以颇有规模:二层小楼,出挑屋檐,大玻璃橱窗。各种“澳货”琳琅满目,穿着青布汉服风连衣裙的中年女服务员们拉开嗓子,南腔北调的招揽着客户。当然也少不了几个手拿大棒,戴着大帽的朝鲜治安军。外来水手和本地土人经常因为酗酒在本地闹事。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第三次全体大会后担任商务部部长。
以紫明楼为龙头企业,将原紫记企业改组为紫明楼娱乐有限公司,经营综合娱乐业务,同时开展连锁经营。指派PEPEI为总经理兼元老院代表。
语录
“政府部门就用舷号登记,名字不过是个马甲,随便换。”
—— ——试图为元老院第一艘军舰冠名
“距离就是利润,距离就是价格。您和所有的商人都知道。”
—— ——与李洛由谈判
“你想想,元老院里想搞二奶三奶的有多少,不想搞得才几个?”
—— ——评刘三与乌云花离婚事件
轶事
开办的合作社是元老院第一家商业企业,其在东门市的第一个门市部的土地使用证编号为001号,有效期三年。
为元老院首艘军舰“镇海”号进行了掷瓶礼,在该舰下水前试图通过赞助方式为其冠名为“妇女合作社号”,未果。
其元老身份的获得是以放弃合作社股权作为交换,该动议由吴南海提出。
在杭州站建立后,与司凯德、吴南海提出将本地茶叶命名为“海南岛黎母山乌龙茶”的概念,并将其在杭州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