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素济
郧素济 | |
---|---|
![]() | |
郧素济 | |
性别 | 男 |
居住地 | 临高特别市 |
势力信息 | |
阵营 | 元老院 |
身份 | 元老 |
历任职务 |
农业委员会成员(食堂厨师) 食品厂厂长兼总工程师 临高粮油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
人物关系 | |
配偶 |
金喜珊 刘美云 |
登场作品 | |
本篇 | 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九节 能卖什么 |
郧素济,元老,现任临高粮油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食品厂厂长兼总工程师。
专业和特长
烹饪。持有厨师证,会做多种小食品,对种菜也很有心得。
经历
穿越前
当过厨师,是个宅男。具体事迹无记载。
穿越初期
因持有厨师证,登陆之后就一直在食堂里干活,同时兼职种菜,编制在农委会。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天地会成立后,由于对种菜很有心得,被聘任为兼职农技师。
被莫笑安提名,担任食品厂厂长兼总工程师,临高粮油食品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行政事务工作。
将食堂里做豆腐的职工和设备移交食品厂,成立豆制品车间,专门生产豆腐、豆腐干和腐竹、发制黄豆芽和绿豆芽,同时以蚕豆代替绿豆,作为大豆短缺情况下的代用品。
在外来移民中招募酱园从业者,在东门市开办了轻工业部下属的第一家商业实体——天厨酱园。使用传统工艺和设备酿制豆瓣酱、辣椒酱和酱油。同时腌制各种酱菜、咸菜,产品除供应食堂外亦对外销售。在酱园研制了秘法酱菜、四川泡菜和锦州小菜等新产品。
被天地会派往本地大地主刘友仁处做技术指导,在工作中运用新技术和管理方法解决了过去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棘手问题,使农民对天地会的信赖程度大有提高。在服装厂专门组织了特供部,为元老制作服饰。
于1631年1月与刘友仁的族孙女刘美兰结婚,此为第一桩元老与土著的婚姻。
发动机行动开始后,受企划院指派,研制“简单伙食”系列救济口粮,作为收容难民的口粮使用。元老院进占高雄后,支持魏八尺在高雄设立糖厂。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参加元老下乡蹲点调研活动,被派往琼山,参观了琼州府城。用半个月时间走访了琼山县内多个村庄,全面考察了县境内农业发展,基层组织治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将调查情况整理为《下乡驻村笔记》,在《临高时报》上全文连载,在元老院内部产生了巨大反响。
应军方需求为大陆攻略进行后勤准备。研制生产了水果糖、干肠、咸蛋、鱼肉制品、军用饼干、脱水蔬菜、干燥肉、炒面等各类新型军用食品。
作品
《下乡驻村笔记》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只有沉下心来,深入一线,才能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掌握当前农村工作的实情,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化解农业农村发展的难题,应多一些这样脚踏实地的调研。”......
"这些鲜活的情况提醒我,移民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尤其是每亩地的实际面积并不一样这一点,更使我体会到农村的数字概念有较大弹性,甚至可以由村里人约定俗成。这一点不符合标准化,但在农村的确有一定合理性。如何能兼顾到合理性又能坚持标准化,看来是一个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课题。"
......
“这个家庭的境况,是农村的一个小小缩影。以前我也调查过一些农户,多数出去打工的未婚年轻人,经济上对父母几乎没有什么资助,自己能成家立业就算不错。不言而喻,农民收入翻番的“账”还要重新算算,切不可盲目乐观,要采取多渠道综合增收的措施。”
......
“这个大门紧闭的项目从一个侧面说明,前些年天地会农业项目的成功率不是很高。有的项目管理经营得不好,造成了投资浪费和资产流失。我感觉,我们有的同志之所以好心未办成好事,主要是两个问题常被忽视,一是政府投资项目如何转为集体经济实体,二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承接政府投资项目。我和县里的同志商量,要想方设法把这些不成功的项目“激活”,尽可能发挥作用形成效益。”
—— 《下乡驻村笔记》(节选)
语录
“便是清理了田亩,只要你加入了天地会也不吃亏,光一亩地就多收了多少!”—— ——对刘友仁说明田亩清丈工作的意义
“社会文明程度要有前提,仓廪实而知礼仪。咱们现在还谈不上仓廪实,只是让大伙吃饱了饭。文明教化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石山之战纪念碑被盗事件
“好汉不赚六月钱的传统思维一定要用农垦来打破!”—— ——对农业工作的想法
轶事
姓名中的"郧"字的读音为yun(入声,音同“云”)。
生活秘书为金喜珊,力气很大,最初被指派为其手摇发电机充电。
与莫笑安谈轻工业出口时,曾建议印刷色情杂志以打开市场。
是东风马车的第一个用户,在与刘美兰结婚时充当仪仗车辆。
|